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时间:2012-12-21 16:01:55   来源:云南招生网   作者:云南省中专招生院校大全   阅读:125次
内容摘要: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代码:050101

学科门类:文学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科研方法,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4)了解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容。
  
2.全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密切关注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知识体系,理解本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本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着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为进入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6.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7.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参加主辅修、课外讲座、第二专业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部份构成。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专业教育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体系和中学语文教育实习见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等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五、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份。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安排如下: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第一、三、五学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3周,在寒暑假中进行。
  
3.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第四、六学期周三下午进行,见习内容包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语文教育调研;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内容包括语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班主任工作、教育调研。

4. 学术与科技活动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与科技活动外,每学期将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2-3次专题讲座;每个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技能训练与测试安排在课外进行,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测试,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表达、规范汉字书写、中学语文课件制作、艺术特长、体育特长。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5周。
  
七、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四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686学时,150学分,实践教学38学分,合计188学分。
  
八、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

历史学专业

专业代码:060101

学科门类:历史学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人员、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者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一、培养目标

历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的历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 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历史学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具备一定的从事历史学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素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较好。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从事历史学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科研方法,具备从事历史学专业工作的能力。

(4)了解与历史学专业相关的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容。

2.全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密切关注历史学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知识体系,理解本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历史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着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为进入历史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6.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7.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参加主辅修、课外讲座、第二专业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历史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份共15个知识体系构成。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7个知识体系。专业教育内容包括历史学相关学科基础、历史学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训练等3个知识体系。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自选活动等5个知识体系。

 五、 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6个课程类别,其中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分。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专业考察、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分。

1. 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的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在第二、四、六学期的寒、暑假中进行。

3.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见习利用三年级课余时间进行并完成“五个一”,即一份综合评课报告、一份综合性见习总结、一套规范的示范课教案及课件、一个规范的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篇教研论文或调查报告。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专业考察,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和直观性,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除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外,安排专业考察1周,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5. 学术与科技活动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与科技活动外,每学期将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2-3次专题讲座;每个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6. 技能训练与测试

教师职业技能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技能四年不断线,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三是特长技能,主要有音乐、体育、美术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和就业指导技能。技能测试每学期安排1周,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测试。

7.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按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5周。

七、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四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700学时,150学分,实践课39学分,合计189学分。

八、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历史科学概论、中学历史教学论。

对外汉语专业

专业代码:050103

学科门类:文学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组织与教学。
  
(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容。
  
2.全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密切关注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知识体系,理解本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本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着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为进入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6.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7.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参加主辅修、课外讲座、第二专业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对外汉语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部份构成。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专业教育内容包括对外汉语专业知识体系和对外汉语教育实习见习、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等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五、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份。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安排如下: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第一、三、五学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3周,在寒暑假中进行。
  
3.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第四、六学期周三下午进行,见习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观摩、对外汉语教育调研;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 学术与科技活动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与科技活动外,每学期将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2-3次专题讲座;每个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技能训练与测试安排在课外进行,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测试,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表达、规范汉字书写、课件制作、艺术特长、体育特长。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按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5周。
  
七、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四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674学时,150学分,实践教学38学分,合计188学分。
  
八、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英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4. 学术与科技活动

文秘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040335

学科门类:文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秘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进行文秘类课程教学和研究以及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中从事文秘公共关系、商务等业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文秘教育基础知识和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熟练写作常用类型公文和操作常用类型办公机具、熟练进行文书处理和规范档案管理的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文秘教育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系统全面地掌握文秘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课堂组织与教学。
  
(3)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调查分析能力,具有文秘写作能力,能胜任文秘专业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扩大知识面,适应文秘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与法规,掌握社会的常识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容。
  
2.全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密切关注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知识体系,理解本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本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着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为进入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6.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7.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参加主辅修、课外讲座、第二专业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文秘教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部份构成。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专业教育内容包括文秘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和文秘教育专业见习、文秘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等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五、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份。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安排如下: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第一、三、五学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3周,在寒、暑假中进行。
  
3.专业见习、专业实习
  
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文秘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见习2周,安排在第四、六学期周三下午进行,见习内容包括文秘实作和教育调研;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 学术与科技活动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与科技活动外,每学期将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2-3次专题讲座;每个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技能训练与测试安排在课外进行,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测试,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表达、规范汉字书写、课件制作、艺术特长、体育特长。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按文秘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5周。
  
七、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四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658学时,149学分,实践教学38学分,合计187学分。
  
八、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秘书学概论、文书学、档案与信息管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广告学专业

专业代码:050303
学科门类:文学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广告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应初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素养;掌握广告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熟悉有关广告的政策法规;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的基本能力;具有市场调查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市场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了解中国广告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告事业发展动态。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发展,在将新知识引入广告创意与制作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从事广告学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广告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科研方法,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4)了解与广告学专业相关的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容。
  
2.全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密切关注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介绍,使学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知识体系,理解本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本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着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为进入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6.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长期工作打好基础。
  
7.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参加主辅修、课外讲座、第二专业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部份构成。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专业教育内容包括广告学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实习见习、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等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五、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份。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安排如下: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第一、三、五学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3周,在寒暑假中进行。
  
3.专业见习、专业实习
  
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见习2周,安排在第四、六学期各1周,见习结合广告专业课程,在市内各广告公司或企业进行,见习成果作为评定相关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专业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到大中型广告公司或新闻媒体进行。
  
4.学术与科技活动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与科技活动外,每学期将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2-3次专题讲座;每个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技能训练与测试进行广告学职业技能训练,安排在课外进行,训练包括广告创意、平面广告制作等内容。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按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5周。
  
七、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四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482学时,139学分,实践教学34学分,合计173学分。
  
八、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广告学概论、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