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简介

时间:2012-12-21 16:25:56   来源:云南招生网   作者:云南省中专招生院校大全   阅读:71次
内容摘要: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简介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简介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2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 心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育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奠定基础。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艺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文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文献检索、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学前各领域教学能力、幼儿园管理能力以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在艺体方面具有一技之长。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熟悉国家有关学前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普通话、汉字书写、学前各领域教育活动的CAI课件制作、教师礼仪、书面表达等基本技能;在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活动等方面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并形成某项特长;具有较强的进行幼儿园保育工作能力、设计与实施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能力、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建构知识的能力、运用教育评价改进和促进幼儿发展的能力、创设教育活动环境促进幼儿发展的能力、与家庭、社区互动的能力;善于观察教育现象与问题,形成问题意识,能进行自我反思,并具备研究教育实践的一般方法,撰写教育研究论文的能力;掌握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具有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4)了解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方向)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与学前教育专业与自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阅读、交流与写作能力。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合作精神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8)了解国际化通识知识。

(9)具备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和先进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三、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线索贯穿起来,理论教学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6个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教师教育课、通识教育任选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按照“教育类”、“4-6岁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类”、“0-3岁婴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类”设置;专业任选课以“专业教育类”、“儿童教育类”以及“艺体类”等方面的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专业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部份。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整合。

四、实践教学

树立“面向儿童,服务儿童,研究儿童”的理念,构建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根据培养应用型学前师资的目标,开设与学生具备基本技能与特长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训练,从教师教育课模块中的幼儿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模块中的“幼儿教师艺体技能” 类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模块中的“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类课程,逐层递进,形成了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的课程体系。第三,构建实践教学活动体系(详见“教育实践”部分)。

1. 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入学教育原则上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旨在让学生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和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

2.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在寒、暑假中进行,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假日学校”实践活动。

3. 教育实习、教育见习

将教育实践回归到教师职业生活中,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基地功能,构建教育实践活动体系,设置入学教育、课程见习、跟师活动、教育实习、假日学校等环节适时安排,使教师职业生活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师范教育中,让师范生在与区域教育生态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教育环境的能力,并获得发展。根据《教学时间计划总表》,跟师活动在第七学期课余时间进行,需完成“五个一”,即一份综合评课报告、一份综合性见习总结、一套规范的示范课教案及课件、一个规范的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篇教研论文或调查报告。教育实习12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外,开设“儿童教育论坛”,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组织课外特长班训练或学生社团活动;每位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 技能训练与测试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书面表达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幼儿教育各领域的教学技能;三是特长技能,主要有音乐、舞蹈、体育、美术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并具备就业竞聘技能。尤其要抓好培养规格具体要求中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技能训练与测试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6.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指导学生在观察与了解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中反思,引导学生撰写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研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时间共计10周,其中集中安排4周。

五、学制、学时与学分要求

1.学制: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区间为3~6年。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3020学时,171学分,实践教学40学分,合计211学分。

六、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课程、绘画与图案、琴法、舞蹈与创编。

小学教育专业中文与社会方向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文与社会方向)

专业代码:040105W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  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教育、师德良好,综合素质高,掌握小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小学语文和品德课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人文、自然、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小学语文与品德课程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在艺体方面具有一技之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人际交往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艺术修养;掌握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有较强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普通话、汉字书写、CAI课件制作、教师礼仪、书面表达等基本技能;在音乐、美术、体育活动等方面具有某项特长;具有较强的儿童文学作品分析与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与品德课程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班队活动组织与教育管理能力;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善于观察教育现象与问题,具备相应的教育反思能力,能撰写教育研究论文;具有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4)了解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方向)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与小学教育以及自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阅读、交流与写作能力。

(6)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合作精神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了解国际化通识知识。

三、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中文与社会方向)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小学语文和品德教育工作者”的线索贯穿起来,依次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6个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教师教育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任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按照“教育类”、“汉语言文学类”和“小学语文品德课教师素质提高类”设置;专业任选课设置以“专业教育类”、“儿童教育类”和“艺体类”等为主。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8个部分。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整合。

四、实践教学

树立“面向儿童,服务儿童,研究儿童”的理念,构建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根据培养应用型小学师资的目标,开设让学生具备基本技能与一项特长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训练,从教师教育课模块中的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微格教学”等课程——到专业方向限选课模块中的“小学语文课标与教材分析专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专题”等课程,逐层递进。另外,在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中开设“教师礼仪”和“简笔画与教学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与学科教学论课程系列一起,形成了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体系。第三,构建实践教学活动体系(详见“教育实践”部分)。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入学教育原则上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旨在让学生增强对小学教育专业和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在寒、暑假中进行,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假日学校”实践活动。

3.教育实践

将教育实践回归到教师职业生活中,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基地功能,构建教育实践活动体系,设置入学教育、课程见习、跟师活动、教育实习、假日学校等环节,适时安排,使教师职业生活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师范教育中,让师范生在与区域教育生态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教育环境的能力,并获得发展。根据《教学时间计划总表》,跟师活动在第七学期课余时间进行,需完成“五个一”:即一份综合评课报告、一份跟师活动总结、一份优质课教案及课件、一个班队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篇教研论文或调查报告。教育实习12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外,开设“儿童教育论坛”,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组织课外特长班训练或学生社团活动;每位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1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4年不断线,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汉字书写技能、书面表达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三是特长技能,主要有音乐、体育、美术等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并具备就业竞聘技能。尤其要抓好培养规格具体要求中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技能训练与测试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安排测试。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按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指导学生在观察与了解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中反思,引导学生撰写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研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时间共计10周,其中集中安排4周。

五、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区间为3~6年。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960学时,170学分,实践教学40学分,合计210学分。

六、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儿童教育哲学概论、小学应用教育学、小学应用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儿童文学、汉语通论、中国文学通史。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数学与科学方向)

专业代码:040105W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  数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教育、师德良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掌握小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小学数学和科学课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了解人文、自然、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在艺体方面具有一技之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人际交往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艺术修养;掌握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具有理解儿童、教育儿童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知识与方法。

(3)具有较强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普通话、汉字书写、小学数学CAI课件制作、教师礼仪、书面表达等基本技能;在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活动等方面具有某项特长;具有较强的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班队活动组织与教育管理能力;善于观察教育现象与问题,具备相应的教育反思能力,能撰写教育研究论文;具有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4)了解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方向)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与小学教育以及自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阅读、交流与写作能力。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合作精神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8)了解国际化通识知识。

(9)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三、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线索贯穿起来,依次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7个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教师教育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专业方向选修课按照“教育类”、“数学类”和“小学数学、科学教师素质提高类”设置;专业任选课以“专业教育类”“儿童教育类”以及“艺体类”等方面的课程为主。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专业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部份。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整合。

四、实践教学

树立“面向儿童,服务儿童,研究儿童”的理念,构建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根据培养应用型小学师资的目标,开设让学生具备基本技能与特长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训练,从教师教育课模块中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微格教学”、“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中的“小学数学课标与教材分析专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专题”、“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等课程,逐层递进。另外,在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中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笔画与教学应用”和“教师礼仪”等课程,这些与学科教学论课程系列一起,形成了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体系。第三,构建实践教学活动体系(详见“教育实践”部分)。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入学教育原则上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旨在让学生增强对小学教育专业和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在寒、暑假中进行,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假日学校”实践活动。

3.教育实践

将教育实践回归到教师职业生活中,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基地功能,构建教育实践活动体系,设置入学教育、课程见习、跟师活动、教育实习、假日学校等环节,适时安排,使教师职业生活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师范教育中,让师范生在与区域教育生态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教育环境的能力,并获得发展。根据《教学时间计划总表》,跟师活动在第七学期课余时间进行,需完成“五个一”,即一份综合评课报告、一份跟师活动总结、一份优质课教案及课件、一个班队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篇教研论文或调查报告。教育实习12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外,开设“儿童教育论坛”,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组织课外特长班训练或学生社团活动;每位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1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三部份:一是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三是特长技能,主要有音乐、体育、美术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并具有就业竞聘技能。尤其要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技能训练与测试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按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指导学生在观察与了解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中反思,引导学生撰写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研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时间共计10周,其中集中安排4周。

五、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区间为3~6年。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3124学时,178学分,实践教学40学分,合计218学分。

六、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小学应用心理学、小学应用教育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研究、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6W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  艺术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教育、师德良好,综合素质全面,掌握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艺术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艺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人文、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艺术课程的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在艺术方面具有一技之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艺术修养;掌握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儿童艺术教育,懂得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所需的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以及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熟练掌握普通话、汉字书写、应用写作、儿童歌曲编配与弹唱、儿童舞蹈创编、儿童绘画与创编等基本技能;在音乐、舞蹈、美术方面具有一技之长;具有较强的艺术课程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善于观察教育现象与问题,具备相应的艺术教育反思能力,能撰写艺术教育方向的研究论文;具有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4)了解与艺术教育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具有适应学校以及社区艺术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与艺术教育以及自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外语阅读、交流与写作能力。

(6)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合作精神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了解国内外艺术教育方面的最新动态。

三、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艺术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线索贯穿起来,依次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7个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教师教育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基础课又包括音乐方向专业基础课和美术方向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限选课按照“教育类”、“美术类”和“音乐类”设置;专业任选课包括“专业教育类”、“儿童教育类”等方面的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分。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整合。

四、实践教学

树立“面向儿童,服务儿童,研究儿童”的理念,构建具有艺术教育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根据培养应用型艺术师资的目标,开设让学生具备基本技能与特长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训练,通过教师教育课模块中的儿童艺术课程与教学论、儿童艺术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水平。另外,在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中开设“儿童教育名著选讲”、“戏剧表演”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课程,将这些课程与学科教学论课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体系。第三,构建实践教学活动体系(详见“教育实践”部分)。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入学教育原则上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旨在让学生增强对儿童教育和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

2.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安排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在寒、暑假中进行,结合儿童艺术教育特点,积极组织“假日学校”实践活动。

3.教育实践与艺术实践

将教育实践回归到教师职业生活中,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基地功能,构建教育实践活动体系,设置入学教育、课程见习、跟师活动、教育实习、假日学校等环节适时安排,做到四年不断线,使教师职业生活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师范教育中,让师范生在与区域教育生态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教育环境的能力,并获得发展。根据《教学时间计划总表》,跟师活动在第七学期课余时间进行,需完成“五个一”,即一份综合评课报告、一份跟师活动总结、一份优质课教案及课件、一个班队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一篇教研论文或调查报告。教育实习6周,艺术实践6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原则上采用集中方式进行。

4.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除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外,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组织课外特长班训练或学生社团活动;每位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以小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

5.技能训练与测试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三是特长技能,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还有就业竞聘技能。尤其要抓好培养规格具体要求中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技能训练与测试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6.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按学院毕业论文指导规范执行,指导学生在观察与了解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中反思,引导学生撰写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研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时间共计10周,其中集中安排4周。

五、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区间为3-6年。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938学时,169学分,实践教学40学分,合计209学分。

六、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小学应用心理学、小学应用教育学、儿童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艺术概论、琴法、舞蹈基础、素描、色彩。